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把创建文明城市和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结合起来,紧盯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堵点、难点和痛点,全面完成了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工作。在全市率先开发启用“农贸市场智慧监管系统”,实现11个农贸市场全覆盖;率先出台《农贸市场长效管理绩效考评实施办法》,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入手,实现了从“食安”到“心安”的升华,把“民生清单”变成“智慧农贸”的幸福图景,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与文明创建中“为民、靠民、惠民”的应有之义落到实处。
走进金尚农贸市场,能够正常的看到在方便群众选购的岛状布局里,分为绿色的蔬菜交易区、红色的肉类交易区、蓝色的水产品交易区等,通道地面采用防水、防滑材料铺设,水产经营区域采用防水、防溅设计,以往菜市场地面污水横流、腥臭刺鼻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询价声、刀与砧板的撞击声、移动支付的提示声此起彼伏,摊主们忙得不可开交,一片热闹景象。市场内设有食品安全抽检室,提供农残、重金属、瘦肉精等多个项目的快速检测,并及时在场内智慧大屏幕上面滚动播放检测结果。
作为湖里区第一个做改造提升的农贸市场,金尚农贸市场的改造难度和阻力可想而知,从改造前期农贸市场私人承包商管理不力问题的协商运作,到改造初期市场经营户心存焦虑的及时疏导和临时市场搭建选址的有利抉择,再到改造进行中设计最大化的因地制宜、居民投诉有效安抚等众多问题,无不考验着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的能力、毅力和耐力。
历时五个月,金尚农贸市场于2019年10月完成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改造提升后的市场硬件设施现代化,集中设置海水设施,设有专门区域处理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建立完整的管理机制追溯环节,焕然一新的金尚农贸市场让人眼前一亮,经常作为模范市场接受外地考察团参观学习交流。
改造工程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湖里区既有繁华的街区,也有市井的城中村,农贸市场改造难度加剧。自2018年到2023年,在市农改办的具体指导和湖里区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按照“整体筹划、分类实施、一场一案”的改造提升建设思路,采取“就地改造、选址重建、关停取缔、纳入征拆”等,通过关闭、转型及按照“1.0”“2.0”“一场一策”三种方式,完成了全区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
5年来,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长期在市场升级改造现场,听汇报、问进度,仔细地了解项目规划设计、项目进展等情况,并现场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成立11个农贸市场工作专班,按照改造标准和要求,多次召开农贸市场专班研讨会,逐个市场逐点分析存在问题,杜绝改造一刀切,形成“一市场一清单”,有明确的目的性地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解决,克服重重困难因地制宜做实、做细、做好改造工作。
在农贸市场全面完成改造后,仔细梳理出监管工作难点,与其他职能部门及属地街道在厘清职责界线的基础上,推动出台农贸市场及周边“一市场一专班”制度: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属地街道分管领导、相关执法人员与农贸市场管理团队组建起11个市场及周边工作专班,致力于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处理、解决管理中的疑难问题。
如今,湖里区的农贸市场成为了勾勒文明的“幸福小细节”,一头连着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一头系着群众的日常需求,小市场以“为民之道”赶赴了“文明之约”。
湖里区农贸市场不仅有“颜值”,更有“智慧大脑”。2022年,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率先开发启用“农贸市场智慧监管系统”,以高科技守护“烟火气”,于“云端”拓展监管触角,通过智慧化手段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和各类监管信息,深入推动科技与监管融合,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凸显优势。该系统可于电脑端或手机端使用,辖区11个农贸市场均已纳入该系统。
该系统通过梳理监管的重点难点,分析传统人力监管的短板漏洞,研发了四大功能,可实现全过程、无死角穿透式监管。一是实时监控。依托多角度、全方位监控摄像头,各市场早上7点半至晚上6点的现场影像均可实时采集观看,监管人员既可纵览全局,又可把控细节。二是自动抓拍。将垃圾落地、占道经营、吸烟、宠物入内等20项不文明行为设置为自动抓拍项目,抓拍结果可自动生成图表,分析各类问题占比,便于监管人员靶向监管。三是远程指挥。通过实时监控及智能抓拍发现的问题,均可通过 “直通负责人”功能一键推送给市场开办单位及经营者,督促其及时整改,整改情况亦可实时回传监管端,形成闭环。消费者如在市场内发现不文明行为,亦可直接拍照并扫码直接上传图片到市场开办单位,要求予以整改。四是企业自律。各市场可依托该系统开展每日自查,对各项法定义务工作要求的落实,逐项记录自查情况,供监管人员作为考评依据。
观念新,一新百新;思路活,一活百活。坚持制度引领,创新体制机制,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农贸市场智慧监管系统全面启用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监督管理模式,强化结果运用,将智慧监管大数据挂钩考评奖惩,探索可复制的长效机制,让科技真正赋能监管。
同时,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首推《湖里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绩效考评实施办法》,以日常、月度、年终三种考评办法评定等级。该办法围绕市场管理机制、食品安全、经营行为、场容场貌、垃圾分类、禁止活禽交易、爱国卫生、消防安全和文明行为九项内容,充分运用农贸市场智慧监管系统四大功能,对各农贸市场开展市场自查、监管所评查、区局督查三个层次的监管考评,将考评结果在市场醒目位置予以公布,不断强化市场开办单位主体责任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在全区营造各市场比学赶超氛围,全方面提高农贸市场综合管理上的水准,巩固改造提升成果。
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以新技术赋能,除“规定动作”到位之外,也积极让商家自律、群众监督的“自选动作”取得实效。走好“靠民”路线,“主动融入”是群众最真切的回应,也成为创新监督管理手段、转变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途径。
菜篮子、面袋子、油桶子事关群众食品安全,农贸市场流通的食品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确保食品有效追溯,实现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是关键。蔬菜有没有农药残留?商家的秤准不准?这些群众关心的细微之处,也是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长期“课题”。
以夏商江头市集为例,“夏商智慧市场平台项目”在这里落地,推动数字化平台与规范化运营管理的深层次地融合,努力打造现代智慧市场的标杆样板,食品安全可溯源的现代新型农贸市场在湖里区实现了。
“解题”有章可循:存“安心”聚“民心”。通过场内智慧市场平台加强食品准入管理,每日场内销售的农产品在该平台录入商户进货台账、市场检测台账,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入市必登系统数据对接,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创新对单笔交易(可含多个品种农副产品)开展一票一码管理,以智能电子秤为纽带,消费者交易完成后,自动产生对应单笔订单的交易小票,扫码即可查询生鲜食品来源及质检情况,为群众购买放心菜、安全菜提供便利。统一的支付数据、详细交易数据等让食品安全追溯数据更真实,助力食品安全追溯真正落地,突破行业数据采集的痛点。此外,场内各摊位安装了商户电子屏,显示商户姓名、营业执照、评分星级、进货凭证、抽检情况等,消费者采购时亦一目了然。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市场对蔬菜、生姜进场农药残留累计快速检测53874批次,不合格批次4批次,均及时下架退市;对冰鲜水产品进行甲醛、双氧水的快速检测,累计检测水产品种20余种,共检测样品30612个,未发现超标商品。
“答题”效果共判:变“短期治标”为“长效治本”。该市场全面启用智能“电子秤”,消费者将生鲜商品放在秤上,AI就能快速识别称重商品的名称、重量等,突破性精准采集交易数据,结算时自动生成关联订单的支持多收单渠道的统一收款码,操作简单便捷、规范打印小票,减少花了钱的人短斤少两的担忧;商户也可通过智能电子秤、手机端查询交易报表,做好进销规划,减少库存损耗,助力市场经营户降本增效。同时,最大限度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监管人员可随时调阅还原销售情况,为日常监管提供了详实的数据。
“过去,菜市场又脏又挤,老一辈买菜全凭火眼金睛,还要杀得一手好价,年轻人更喜欢去超市和网购。”下班后前来夏商江头市集买菜的00后王先生说,如今,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明亮整洁的菜市场,用实力挽回了年轻消费者的心。2023年,夏商江头市集在年度福建省星级文明市集评定中获“五星级文明集市”荣誉称号;同年,被市委文明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厦门广播电视集团作为首批“最美菜市场”进行推广。
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不仅“重颜值”,更“强心脏”,做到了“内外兼修”。互联网+菜篮子的智慧型菜市场发展模式,不仅为群众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更从搭建追溯体系、建立快检室等方面切实提升了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此处的“烟火气”更得人心,“文明之花”常开长盛,“惠民”优势不断释放。(文/陈琼英 图/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